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精神如熊熊火炬,点燃我们心中的热血。《我是党员我是兵》这部长篇传记小说,以真实感人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位普通老兵、老共产党员罗洪珠波澜壮阔而又朴实无华的一生,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时代的担当。
罗洪珠,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英雄,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生动的党史教科书。少年时,他生逢乱世,家人离散,生活的苦难如影随形。走投无路的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黑暗的旧世界中苦苦挣扎。然而,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解放战争时期,他毅然决然地主动投诚,带队起义,从此踏上了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光明之路。
跟随部队解放西南、进军西藏,罗洪珠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的征程并未就此停歇。当朝鲜战争的号角吹响,为了党建立的新政权的安定,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那战火纷飞的战场。在惨烈的战斗中,他结识了年轻的士兵黄继光,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然而,无情的战火夺走了黄继光年轻的生命,罗洪珠含泪送别战友,心中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战斗的信念。他和战友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忍辱负重,创造了气战胜钢的奇迹,让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为之胆寒。
战争胜利后,罗洪珠复员回到家乡。他本可以享受部队的提拔和国家给予的优厚待遇,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选择——放弃一切,回到乡村,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在国家困难时期,他主动辞去公职,担任起生产队长、养猪场长、林场场长、农科队长等职务。他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家乡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了家乡人民心中的楷模。
《我是党员我是兵》这本书的问世,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生动地描述了罗洪珠的戎马人生和建设历程,更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以及带领穷苦百姓站起来、富起来的百年奋斗史。书中重现的昔日抗日和抗美援朝的真实动人情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
2023年,《我是党员我是兵》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定选入南国书香节红色经典方阵,还被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选入了百城共读好书;2024年广东南国书香节再一次把罗洪珠推为与雷锋、钱学森、袁隆平齐名的“时代楷模”。现还有新疆、湖北等多省也推罗洪珠为“先锋”“楷模”,全国各省市县、部队、大中院校、机关、街道社区、节庆假日等成千上万家馆所和读书活动都纷纷将其列入阅读好书,不少馆所和机关、企业的专题活动更是将它选入并列入头本首席。公众自觉自发地将它推举为全民阅读好书,它正悄然走红中华大地。
这一切都表明,这本书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它让我们看到,公众对党的热爱不再仅仅停留在条文式的史料上,而是通过阅读这部鲜活版的革命故事,喷发出了更加强烈的革命激情。它也让我们看到,受众不再盲目追求作品的奖项和声名,而是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评判,将自己的热泪和感动视为对作品的最高认可。同时,它还让我们看到,公众敬仰英雄,但更青睐像罗洪珠这样接地气的身边优秀平民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在物质的追求中迷失方向,或许会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到迷茫。但《我是党员我是兵》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让我们明白,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它也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都不能丢,我们要将它们传承下去,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向罗洪珠这样的英雄致敬,让我们以《我是党员我是兵》为精神食粮,汲取力量,为了祖国的强盛自强不息,为了理想的实现奋斗矢志不移。相信在无数像罗洪珠一样的英雄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