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征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文化长征网 首页 长征学校 查看内容

光雄讲坛: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喜读陈岳《母城》散文集

2024-6-6 17: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2| 评论: 0

摘要: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喜读陈岳《母城》散文集曹光雄陈岳的散文集《母城》,是他集多年心血,为他的第二故乡——养育他成长的郴州,精心描绘的淡雅而又浓烈的山水园林画图。描她昔日的美丽、神奇、沧桑,绘她今 ...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喜读陈岳《母城》散文集

                 曹光雄

        陈岳的散文集《母城》, 是他集多年心血,为他的第二故乡——养育他成长的郴州,精心描绘的淡雅而又浓烈的山水园林画图。描她昔日的美丽、神奇、沧桑,绘她今日的灿烂、多姿,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一本14万字左右的集子,把郴州小城与大中华的整个历史命运有机联结起来,涵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内容。使我这个正宗的郴人,不得不由衷的钦佩!钦佩他“川阅水以成川,世阅人而为世”( 晋•陆机)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的做学问的精神。同时也使我惭愧,惭愧自己身在郴州,不识郴州真面目,大感慨之下具体谈点浅见:

         一、

        书名《母城》取的好, 体现了作者生活在郴州, 不忘郴州的养育之恩, 是个有良心的“郴人”。 作者正是以这种赤子之心, 以浓墨重彩的情感,描绘出了郴州的可爱。尽管她昔日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今日也不豪华显贵, 仍属“发展中”之列。但作者精心寻找着 “母城”的母爱。如《郴江河》中,“二伢子呃,吃夜饭了,回来啊崽啊!……滿妹子啊,妹得家家莫在水里耍久了,回来啊……!”那声声唤儿感人心肺的情景;《夏老师》中女老师对毛伢子说:“读好了书才会有出息……,就是冇得出息,活在世界上也能做个明白人,活得懂事理些,晓得啵, 崽啊!”那对学子语重心长的亲切叮咛。还有《师傅》中的师傅顾徒弟面子,争挑木匠担子过街穿巷,为徒弟争得的每天1块6角8分工钱,以及为徒弟筹板子打家具,不惜蒙受耻辱的患难之情;更有《工厂的儿女们•带魚节》那催人泪下的父爱和亲情,等等。他启示人们领悟到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作者热爱郴州,不喊口号,不虚假应酬,而是实实在在用了许多动人故事,确切的认定郴州是自己也是所有郴人的“母城”!

        二、

        童趣、童真最醉人。作者记录郴人童趣、童真,令失去往日纯真的一些现在郴人返朴归真。作者是在浸濡着劳动人民 “爱也真、恨也真”的感情的郴州劳动阶层之中成长起来的。虽然昔日贫穷落后的郴州并未施舍给他特别的恩惠,甚至于他第1次做木匠学徒工时, 主家“范主任”连一天1块6角8分工钱都吝惜不肯给;就连他想参与打游戏仗, 孩子王 “司令”都嫌她矮小,讲他“晓得个卵”。但他并未因此困惑,而是从中寻找到新的乐趣:他从师傅的呵护中,倍加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它更多的是从打冰棒棍、打洋片、弹玻璃珠子、赶铜板、打水漂、洗冷水澡、跳房子等,这些自己不花本钱又锻炼智力、有益身心的“低档游戏”中,拾到了童趣、童真,造就了倔强、与世抗争、改造自身命运的毅力,为以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并不因此就说,要从当今电子时代再退回到原始的孩提游戏时代;而是要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类智慧的开拓是循序渐进的。如果没有昔日的伏羲氏击石取火,就没有后人衣食的温饱;没有蔡伦的原始造纸术,就没有后来的各种高级纸张的出现;没有毕昇探索活字印刷,就没有后来精美的书籍报刊供以阅读。一言以蔽之,没有童年的幼稚天真,就没有成年人的成熟老练。童趣、童真,是成熟老练的启蒙老师。人的成长,学校的教育培养,只是一个方面。更多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是今天人们认识到的素质教育。作者和他的童年好友们,正是在恶劣的环境里迎接挑战,不断磨练,在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中锻炼成才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小把戏”的小玩意儿、小意识、小名堂。随着岁月的增长,“小把戏”定会成为大气候的。当然,这需要认真的投入,玩要玩的真,玩出创造,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健康体魄。而不是一味摹仿,一味享受别人的成果。

        三、

        “母城”是泱泱大国的缩影。正是因为作者把握了祖国命运的大脉膊,才有真实可爱、有根有底、有血有肉的《母城》作品问世。作者是用全方位观察体会 “母城”的。他写“母城” 的街、河、井、山、建筑,均与写各个历史时代的各阶层人物相连。这样,景中有人, 人置于景, “母城”就写活了,写生动了。通过写景,看一方水土的特定环境;通过写人,看整个历史变迁发展、风云变幻,给景赋予了生命,使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的步伐,人文景观就被注入了新的血液,使读者即使像我这样从这土生土长的人,读起来都感到《母城》引人入胜,很有新鲜感,令人回味无穷。读了《母城》,仿佛翻阅了大中华近两千年的历史长卷。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然而,它不是简单的摘抄引用, 而是融会贯通,用自己的理解来有机衔接。如《韩愈在郴城》,是用故事形式叙述韩愈5次来郴,每次都有新的背景,每个背景都真实记录了唐朝的兴衰,反映了郴州当时的无奈和对韩愈的同情及爱戴。故事有起伏,有纵深,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命运,与一个历史巨人的命运很巧妙的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 郴州历史的悠久和当年文化的灿烂。还有《飞机坪》、《城隍庙日志》、《牙石庙》、《东塔岭》等,使壮烈的抗日战争和我们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的郴州脉搏跳动,与整个中华民族大的脉搏跳动吻合起来,从而令小城不小,孤城不孤,融入了大中华的血脉,使之成为创建新中国革命的一部分,而且是起到了重要贡献作用的一部分。正如《母城》中所说, “郴城,林中之城” , “山林自是世界最大气、最鲜活的一方天地”。 不难看出。作者手笔不凡,他突破了一般写地方志类型的就地论地,就某一事件论某一事件的狭隘地方意识,这是作者对 “母城”爱的根本所在和品格升华。

        四、

        《母城》体现了人性美。
        (一)写了城里人的无奈与机敏,乡下人的无争与实在。如《南关脑上》演绎出上不得地方正史的桩桩故事。凸现出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代代人物,轰轰烈烈又平平淡淡,而正是这些不入正史、不登大堂的人物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死敢埋,是正宗的血性汉子和纯情女子。
        (二)十年浩劫中,“母城” 有不随波逐流的清醒人。当时“破四旧、铲毒草”,烧毁大量古今经典著作,而《南关脑上》提到的李姓朋友。却仍然完整的保存有《聊斋志异》、《三言两拍》、《水浒》、《红楼梦》、《十日谈》、《红与黑》、《青春之歌》,还有《啼笑姻缘》。这个李姓朋友,叫李言谦,我认识,我小时候也曾去过他那借书看。在那疯狂的年代,李言谦先生敢视书如命,乃是他受师之善教,沾时雨之化,好学、力行、知耻人性的完整体现。与那些打砸抢丑陋相比,他确实太高大了,高大得令人必须仰视。
        (三)为“蠢”、“木纳”的“枯树蔸脑壳” 的郴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还其人性美。《本色》中,c君确有其人,他爱管闲事,而很多闲事与公益有关,与己无关。他不会乔妆打扮,不搞言不由衷,不做落井下石的事,更不欺软怕硬、溜须拍马。他见有不当的事和人,就不分场合,不掂量厉害关系,立即挺身而出加以制止;见谁家有难,谁人无助,只要自己做得到的,就鼎力相助,从不图报。这种人在生活中常见,但大凡这种人其貌不扬,甚至形象欠佳,很不起眼,便为人们司空见惯,以为不足挂齿。而作者却通过桩桩事例,深挖了,c君的本色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理,弘扬了郴人的人格主流。
        (四)讴歌坚贞美。 《城边有蔸红枫树》中16岁的小传令兵,至死对革命坚贞不变。《沟东街》中的三个小姑娘和姨妈,在那极左年代的腥风血雨中,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救得一位老革命的后代——“京哥哥”。 《游子呤•心愿》中曹姓台胞,尽管离家40余年。但心仍是郴州心,他要求迎宾牌务必写上“接郴州游子曹xx暨全家返乡省亲”。 这发自肺腑的“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寻根问底的乡情,令人感奋不已。还有一位公关小姐的自述,在人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她始终操守贞洁,实为不易。这不由得使人喝彩:啊,郴人,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你们高扬着坚贞的生命之幡,不失为郴江、郴山养育的好儿女!

        五 、

        作者善于语言表达,《母城》有郴州语言的特色美。作为郴人的我,感觉尤深。郴州话属北方语系。整个语调平和,它的许多词语都很形象:如跑步,郴语叫“打飞脚”。破衣烂衫,郴语称 “布筯吊吊”。 再如说这人做事拖拖拉拉,郴语为“拖衣螺蛳”。作者在书中恰到好处地用郴语写郴人,显得生动活泼,如《夏老师》中描述的夏老师,在放学后担心学生安全,到河边抓到私自下河游泳的小学生,八个小学生赤裸着上岸的情景:“八小人的八只小鸡鸡吓得缩成了八只小螺丝壳……”既形象,又诙谐,俗中透雅,读起来叫人觉得十分亲切,可信。
总的来看。整个散文集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的纯粹就是一首诗,如《苦楝树开紫花》、《屈将室抒怀》,大有匠心独运,衔华佩实,荡气回肠之势。有的就像丹青妙手善绘,如《伍蚂蝈》、 《区寄》、 《煨红薯》那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乡音乡情跃然纸上,如一幅幅江南风情画,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平静……
        在喜贺之余,也放一下马后炮:觉得唯一不足的是少了九街十八巷名称的考证,少了义帝陵、北街和东门口的石牌坊,还有东门口的早期基督教堂,五连冠的女排训练基地等的寻访。再想想,留待陈岳和其他的郴人续绘郴城的风情画图,存一份期待,存一种美好的盼想也是好事,于是便欣然,释然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GMT+8, 2024-6-26 19:08 , Processed in 0.0333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