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学》的中国哲学品质 卓尚栋 摘要:本文聚焦《人的价值学》一书的中国哲学品质,在价值学这个命题上,作者探讨的成果具备或至少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如下三个品质: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人民至上的时代精神,天下大同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价值学 中国 哲学 品质 《人的价值学》是一部理论著作,这部理论著作从重走长征的感悟中来,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它站到了哲学的高度来思考长征和长征精神,这就让红军长征焕发了持久的生命力,也让长征精神成为人类精神的火炬,在人类社会自我解放的道路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哲学著作,它是对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的革命实践的精彩总结,在此,我们关注这部理论作品的中国哲学品质。 这部哲学作品具有的中国哲学品质,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传统中极其突出的品质,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一百万年前学会筑巢,十万年前学会用火,一万年前文字诞生,在中华大地的文明发展史上,社会实践与理论思考就一直相辅相成,在对自然长期观察、对社会生产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道的精神,也产生了天文、地理、人文的朴素认知。 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史上,不但产生了包括水稻、陶器、用火、纺织、建筑等在内的丰富物质文明成果,也出现了贾湖刻符这样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的原初文字符号,出现了以贾湖骨笛为载体的音乐艺术,出现了与道文化密切相关的卦爻符号等精神文明成果,知行合一的华夏哲学品质是中国保持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正是这一品质塑造的哲学精神,让中国具备其它国家和地区无法具备的延续上万年而不断绝的人文景观。 《人的价值学》的作者毫无疑问也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这一壮举放在中国的全部历史中去,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把这一历史放到世界范围内来看,它依然是震撼世界的壮举,这一壮举无可比拟。罗范懿不但继承了工农红军长征的精神,也把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放到一起来思考,它打出“携手新一代,唤起先驱魂;科学求发展,中华再复兴”的旗帜,用两次重走长征的实践,向工农红军长征致敬。重走长征的人很多,像他这样在长征中深入思考、思考以后拿出理论成果《人的价值学》的,仅此一人。这就是知行合一哲学精神的生动表现。 不只是作者的实践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人的价值学》聚焦社会现实,对准社会问题和矛盾,提出用三和原理来解决社会问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聚焦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思想和方法相统一,这都是知行合一的具体表现。《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价值学》的核心理论,是治国平天下的可取之道。 二、人民至上的时代精神 毛泽东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说:“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对工农红军长征的评价让我们看见了长征的革命价值和历史作用,工农红军长征是谁的长征?是人民的长征。是为解放全中国受苦受难的人民的长征,代表西方殖民主义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是要解放人民,而是要奴役人民,把中国人民变成殖民掠夺的对象和工具。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而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英雄团体。 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到了最高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更是人民至上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作者在接受人民日报《人民周刊》的采访中坦露了发起重走长征路的心迹:“20多年来,改革开放泥沙俱下,给我们党、军队和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带来的思想道徳严重滑坡,金迷纸醉,躲避崇高,淡化马列,形势很严竣。”面对这样的形势,他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要求,决定重走长征路。 这次重走长征路,他们在沿途42所中小学校和乡村干部及群众约130000人中作马列人生观和长征精神宣讲70余场;刷写宣传标语700余幅,制作永久性石刻标语70幅;走访调查和投宿途中老红军及老百姓700余户(人);看望途中11个少数民族困难户和烈属及城市清洁工216户,送慰问、救济款11户,家访特困学生17人并资助苗族特困生上中学、大学;启动沿途大中小学生和网民10000余人参与“伟大导师人生宣传全国万里长征万篇作文竞赛活动”;沿途制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万人万言旗》7面122.5平方米。活动留下27件国家文物(含文物附件)和200万字的相关作品。先后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国防教育办、湖南省委、中国文联等表彰。作者的实践和他发现的人的价值学原理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从而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与一致好评。“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人的价值学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目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时代精神。 三、天下大同的价值取向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几千年的理想社会,它是一个讲信修睦的社会,是一个公共利益共创共享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关心、尊重与爱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中把这样的社会叫做共产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一切私有制被彻底消灭,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劳动原则,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其他人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人的物质欲望面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选择直接影响社会走向,作者认为:人的价值=人生价值+物生价值。人的物生价值源于人的生物属性,人的人生价值源于他的社会性。人的价值应该尽可能扩大他的社会价值,减少生物属性的物生价值。人的物生价值与人生价值可以相互转换,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价值,物生价值向人生价值转换,倡导每一个人把物生价值向以精神指标为特征的人生价值转换,从而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以价值转化原理为基础,提出创建“世界大同人生价值”,他主张以马列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兼容“利群主义”进步理论,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宗旨,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国际共产主义公民为榜样,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目标。很显然,《人的价值学》所主张的大同社会,既是对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也是对现在社会向未来发展的一个设定,它与当今中国主张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是高度契合的。 从现实走向未来,不只需要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物质极度丰富,科技高度进步,人的道德水平空前提升,它也有赖于社会制度的科学设计、道德与价值观的合适引导,人的价值观阐述的价值理论立足传统中国的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大同社会理想为目标,为人的价值转换提供了道德伦理学的可能模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伦理学基础,这样的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它具备纯正的中国哲学品质,可以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鲜明的中国哲学导向。 作者:广东省中山市高级教师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
GMT+8, 2024-11-23 12:04 , Processed in 0.0359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