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而活着 ——读《人的价值学》有感(1) 程军权 人为什么而活着? 这个为题令我思索了五年,这五年里我一直没找到令我信服的答案。有人为吃喝玩乐而活着有人为抚育小孩赡养老人而活着,有人为积攒财富而活着,有人为有所成就而活着。直到读了《人的价值学》,我才意识到我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这个问题是:什么是人。 什么是人? 有不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哲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扛得说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并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将全部哲学事业都归结在回答这个问题上。笛卡尔等人认为人是一种能够对自身进行思考的存在者。答案不一而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个问题又涉及到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区别在考古学家那里是人会制造和实用工具,在思想家那里是人具有思维能力,在语言学家那里是人意语言和文字为交流工具,哲学家冯友兰认为是人在做事时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去做。《人的价值学》给了我们比较确切全面而客观的阐述,许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生存受到威胁,人类的祖先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首先进化为手脚分家直立行走的形体,然后进一步进化为脑重占整个体重的比例比其它动物大。这是在生理方面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在心理上则表现为由于人的个体力量弱小意识形态先进而生存需要与强大的自然力量和其它猛兽作对抗,所以人需要团结互助结成联盟而形成社会性。如果仅仅以这一点来区别动物与人,说服力显然大打折扣,因为其它动物在遭遇强大敌人时也会联合起来对抗。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将不同的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一个人只顺着他的本性或其社会风俗习惯做事,他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他很少有意义或并无意义。功利境界是一个人意识到他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但结果可以有利于他人,他做的事对他有功利意义。道德境界是一个人了解到自己是社会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从而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都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和道德行为。天地境界是一个人了解自己是宇宙这个超乎社会整体之上的整体的一员,从而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去做他所做的事。这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也许能够回答什么是人和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两个问题,然而历史的前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合乎时宜的答案来回答这些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体系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日益突出的中国。这就需要更先进的哲学知识来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需要明确事物之间的本质,即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或者最根本的属性。于是《人的价值学》里提出了“物生价值”与“人生价值”两个概念,“物生价值”即人的自然属性所创造的价值,“人生价值”即人的社会属性所创造的价值。物生价值来自于自然属性所具有的自然本质,比如吃、喝、穿、繁衍后代等,只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和私欲;人生价值来自于社会属性所具有的社会本质,在获取自己需求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在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才满足自己的需求,主要以向他人奉献为主,是社会价值。在我国社会主义不断向共产主义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更确切的概念来区别人与动物,所以《人的价值学》明确提出了这一关键性问题,“人的本质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并且满足与他人的需要——服务人群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所在,奉献是人与动物的最终的本质区别。” “人的价值两分法,首次把人的满足私欲的物生价值同奉献的人生价值区分开来,促使其互动并向人的科学发展方向转化,特别是人生价值对前者的导引提升和规定作用的揭示和认识。”简单地说,就是把奉献自己的能力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做事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把满足个人的私欲需要当做做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并且为了满足自己的物生价值给他人带来损害的人称之为“动物”。一个人要做“人”还是要做“动物”,完全有他自己的思想决定。 解决了什么是人的问题和人与动物的区别的问题,就不难解答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为了体验自己的价值而活着”,演讲家朱斌老师的这一回答至今萦绕耳际震撼心灵。我们要体验自己活着的价值,首先的创造价值,怎么创造价值呢?唯一的方式就是“奉献”。 谈到奉献,吃喝玩乐的人认为他促进了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攒财富的人认为他的财富是他为社会奉献的证据,是社会回报他的结果;抚育小孩赡养老人的人认为他在为他的孩子和老人奉献。殊不知,“衡量一个人有无价值、价值大小,标准和尺度,就是看其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人的价值学》给我们指引了创造自己价值的方向和方法。 我们一位强调奉献,是不是就不顾及自己的生存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掌握好一个度,在人生价值和物生价值上做好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是高级动物、是文明的代表,人类的高级就“高级”在主客体统一的自我意识不断调节上,“高级”“文明”的关键在科学把握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若把二者相互隔离,轻视物生价值,人的生存、生活没有保障,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削弱,实现最大人生价值也是一句空话;若片面追求物生价值,导致私欲难以满足,殃及众生,导致人生目的不明,人生价值更会成为泡影”。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人实现物生价值的基础上,更要硬化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手,并永远不放松,才能正真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做到这一点,“人才能成为对人民大众有所作为的人物”。正因为基于这一点,我国国家机关单位职工的工薪都很低,国家支付基本工资作为他们实现物生价值的保障,同时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然而,实现人生价值与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无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国家主席与清洁工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只是他们因能力的高低所创造的价值大小不同罢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陆永康老师,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癖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但他在人民教师这个舞台上跪着上了40年的课。云南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邮递员尼玛拉木,每天负重20多公斤邮件和帮藏民捎带的生产生活用品,穿行在长达350公里的雪山峡谷邮路上,她怀孕9个月还在送邮的路上,产后20天又走上了邮路。每次送邮都要乘上溜索过江,近10 年来徒步行程达2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圈。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林秀贞,30多年来一直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她使一位外地遗弃病婴重新找回了“母爱”,使14名贫困学子不再为无钱上学而发愁,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招收8名残疾农民在自办的企业上班。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医生李春燕,为缓解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变卖自家耕牛开办卫生室,经常身背药箱为病中的父老乡亲及时送医送药,为给乡亲们看病而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收留身无分文的患者,给无钱就医的村民免费治疗,欠了5800多元的债务。 教师、医生、邮递员等这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一向受人欢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也一向受人尊敬,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精神文明建设还在不受重视,导致了社会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们还片面追求满足自己的物生价值、满足自己的私欲。从而“人的物欲放纵适度,头脑中属于人的东西一天天越来越少,属于动物的东西越来越多,人动物化私欲不得满足”。从而影响了这些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使他们变成了敏感职业甚至被人歧视,也导致了大部分人只活在满足自己物生价值的动物境界。这些人活着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实现自己的物生价值。他们活着的唯一有意义的一点是为少部分“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础、对象,少部分“人”只有在满足他们的物生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他们,少部分“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高屋建瓴,就是空中花园。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
GMT+8, 2024-11-23 12:17 , Processed in 0.0359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