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罗范懿 汉语言文学2班 陈洁 我的老师罗范懿,担任我们的基础写作课。老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在他的课里一点点蔓延开来,十分清晰。 老师曾是2004年文化长征的发起人,重走了一遍毛主席当年带领红军走过的路,目的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就这段经历,足以让人对这位老师产生好奇,是怎样一种心态与顽强,才能完成此壮举? 记起第一次见老师时,那已是开学很久之后了,这之前我请了很长时间的病假。耳闻这位老师是一位作家,且曾走过长征路,因此我热切地想一睹老师的风采,端正地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我想这位老师肯定是又黑又瘦,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但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我是错的。老师步履从容地走进来,一副书生儒雅的气质,穿着朴素,眼睛炯炯有神,大约50岁的样子。令人不解的是,岁月与磨练并没有在老师身上留下太多的沧桑,相反,饱满而精神的容貌,更显了老师的活力。这是我对老师的第一印象。 我不禁又想:这样一位文学气的老师,讲起课来会不会理论一大篇? 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然后开始讲课。令人惊讶的是,老师讲课很有特色,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感染我们,用自己习作的经验来教导我们。我就像一个无知的小毛孩一样,听着这新奇的一切。也是从这堂课开始,我总隐约感到有一股力量,催使我去写点什么。因此,后来我越多的去读书,就越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受了罗老师的影响。 老师在回忆往事时,总是显得特别年轻,讲起话来时而激昂有劲,时而低沉严肃,高兴时竟会手舞足蹈,好象时光机把他带回了那段青葱的岁月一样。讲到长征路上的点点滴滴,老师仿佛又回到了那雪山,那草地,那丛林,那村落,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长征路上过夹金山时,队员们冒着风雪行军,想到这雪山底下埋着无数的红军英雄,这些为着中国革命胜利而长眠于这冰天雪地的烈士们,老师竟然痛哭了起来。是啊,在这感天动地的无私奉献前,除了流泪,难道还有表达心情更好的方法吗?这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行军的艰辛时,在饥渴难耐时,在遇到百姓的不解时,都不曾掉一颗泪,而在这冻僵了的英魂前,却再也忍不住眼泪的汹涌。这如何震撼着一个重走长征党员的心,又饱含着老师对红军和祖国的多少深情? 而我们作为大学生又是怎样度过这大学生活的呢?在这大好青春里,我们浪费了多少可贵的韶华?又有多少人作着坐享其成的梦,说着空虚无着落的话?我们应该认真记着老师的谆谆教诲:“要珍惜今天的生活,还有很多人没有书可读……” 老师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和蔼的大叔。有次我想买《信仰是怎样铸成的》这本书,向同学要了老师的电话后,我忐忑不安,不禁想:我与老师的接触不多,老师会给我带书过来吗?电话通了,老师知道我想买书后立即答应了,说马上给我送下来,让我到楼下拿。没一会,老师真的亲自给我拿书下来了,还让我看完书后有什么感受可以跟他交流。这让我多少有点意外,老师是这么的平易近人!要是平时在校道遇到老师,他也会愉快地和我们打招呼闲聊,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 罗老师不仅教给我很多写作的技巧,还给了精神上的营养。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我的头脑里已经充斥着太多的俗念,老师以自己的言行净化了我的心灵,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平衡。我想,人生就应该这样过,轰轰烈烈活一场,为社会和人民做些事情,把个人的享乐看轻些,无愧于我们接受党的多年教育,趁着年轻,去开天辟地,做一番有意义的事业,不要让青春留下太多的遗憾。 罗老师啊,您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启航灯,照亮我前方的路,让我去感受文学,让我去探索文学,让我去开创一条新的路! (本文作者系广东商学院独立学院大一本科学生)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
GMT+8, 2024-11-23 15:36 , Processed in 0.040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