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征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文化长征网 首页 长征热题 查看内容

七个人的激情长征

2012-8-11 13: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89| 评论: 0

摘要: 7个人的激情长征 作者:记者崔凌云 王纯朴 张建平 稿件来源: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关闭】 在短暂休整后,苑蓬、卢成锡又踏上征途 本报记者与长征勇士合影 本报记者在甘谷与李完彬 ...
7个人的激情长征

作者:记者崔凌云 王纯朴 张建平 稿件来源:
页面功能  【字体:  】【关闭
 
在短暂休整后,苑蓬、卢成锡又踏上征途
本报记者与长征勇士合影
本报记者在甘谷与李完彬话别?
徐明生
李完彬
李辉
朱步成
赵从见
    一批走在长征路上的追梦者,皮肤黝黑、面容疲惫,怀着各自的想法和追求,从2004年10月16日起,正式从江西于都、瑞金踏上这条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的史诗”之路。近一年来,他们严格按照1934年至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已经徒步纵横赣、闽、粤、湘、桂、黔、滇、川等地,目前进入长征甘肃段境内。他们中有私营老板、企业中层、媒体从业者,也有学生、农民、打工者,行进途中的相识、相伴让他们产生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相互感染、相互协助下一路走来,虽身心俱疲,但灵魂净化,获益良多,胜利在望。10月19日,陕北吴旗县,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他们在抛弃正常的生活后,追寻到期待中的理想了吗?历经了大半长征的徒步历练,他们究竟收获了什么?日前,本报记者寻着他们的行进路线,前往天水一带进行了采访,遗憾的是,此次采访未能与来自河南的王高峰、王义刚和赵山三人相见。

    初衷篇

    他们个个是热血沸腾的汉子,是有思想的行者,他们知道要丢弃什么,去追求什么?也许这样的行为难找落脚点,但这似乎并不重要,当个人的思想脱离物质的诱惑,肩负的便是一种民族的使命,然与不然,至少在他们的心中,这样的想法坚贞不渝。也许我们是时候考虑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启发,汲取一些营养了。

    红色情结的感染

    苑蓬是从小受革命传统教育强大的感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对我的精神、情感、思想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比较大,他对英雄人物、红色历史非常感兴趣。受这方面的教育多了,就有了一种红色情结。近些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各类大众传媒,似乎都很少出现这些红色历史,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如何挣钱、如何处事,这种环境下,他更加怀念和向往那种情感,特别想回归、融入,很是自然的,寄存许久的这个想法便迸发了出来。

    同样受红色情结感染而走上这条路的是湖南农民朱步成,他个子不高、身体瘦弱、脸庞黝黑,他说:“其实在20年前我就有这个打算,但那时候家里很穷,没有条件。后来把债务都还清了,打工又有了一些积蓄,沉积很久的一种力量突然爆发,我想那时我没有回头路了,就不顾一切走上了长征路。走长征路,我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理想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信仰。

    自身能力的锤炼

    “我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农村,走出农村进入大学后得到了学校多方面的照顾,包括经济援助,让我进入学生会锻炼等,从农村来的我将理想定位于中国的农村。我准备历练自己,我相信环境能造就英才。长征的坚苦卓绝将当时的红军造就成了中国走向民主、独立、繁荣和富强的带头人!我希望走在长征路上各个方面也能得到锻炼,把狭隘的思想和观念、把年轻人的浮躁和一些不成熟思想改一改,坚定理想,留下自己必要的棱角!”赵从见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走上长征路的。

    来自甘肃的卢成锡也不例外,他很崇拜像余纯顺这类喜欢挑战极限的人,看这方面的书多了,开始对挑战极限有了向往,但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这个梦想一直被埋在心里。后来看到了罗开富的一本新闻集,心中便暗暗选定了这条路。2002年结婚,2003年出了一场车祸,之后,他便更加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由此,他的决心更大了:一定要珍惜短暂的生命,一定要充实自己的人生。2004年10月,无论是在家庭、工作、经济以及各个方面都受到重重阻力的他抛开一切,毅然踏上了长征路。

    民族荣誉的策动力

    江西南昌的徐明生是一个私营业主,这次已是第二次踏上长征路了。第一次是在2002年,当时他从报纸上看到英国青年马普安、李爱德要走中国的长征路,一时想,没听说过中国人重走长征路,外国人怎么“独占”(南昌方言)了,“不行,不能让他们“独占”,起码我要分一半。”情急之下,他什么也没有准备,从自己的家具店里随手抓了一把钱(后来点了一下是6000多块),凌晨4点就从家里出发往于都赶。在于都,他还向英国人下了挑战书,只是英国人没有接受。那一年“非典”的肆虐让他刻骨铭心,走得很苦、很累,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一次长征,很多地方他都去不了,当时他心里就想:“只要能活着到吴旗,我还会再来。”尽管如此,一路下来,他还是赶超了英国人。

    2004年9月,徐明生的第二次机会来了,山东的苑蓬从网上看见了他的消息,并与他取得了联系,苑希望与他同行,徐明生很快应承了下来,他说:“这次是长征70周年,时机很好,又是跟苑老师一起走,有伴了,还能跟他学不少东西。我很佩服像苑老师这样徒步走长征的人,能帮他的,我肯定会尽力,另外,也是对我第一次不完美长征的弥补。”

    追求人生的升华

    李完彬、李辉父子俩走上长征路,相对其他人,条件上成熟许多,有着强大的经济支撑(李完彬所在公司拿出10万元资助父子俩)。“当今社会,很多人为物欲所困,所以我是带着一种精神和气魄上路,我感觉已不是我个人了走在长征路上,我已然融入了这部伟大的史诗,我感觉我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李完彬说,“很多人不理解我把个人行为与国家命运、民族历史联系在一起,感觉这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可我决心已定,失败二字便不存在。”

    行进篇

    70年前的长征路上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有自然环境的影响……长征的胜利悲壮而艰辛。70年后的今天,尽管是和平年代,但他们一步一步走来,所经历的苦难和承受的压力,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动容。

    舆论的压力是无形的,人生活在世上,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自我的肯定,而这些现在看来无谓的评价,让当时的他们也不得不自问,“我真的要走吗?”因而,不论是在出发之前还是在途中,7位长征勇士前进的脚步多了一份羁绊。

    钱,不容回避的话题

    俗话说“好出门儿不如赖在家”。而他们的这次“出门儿”,却是一次徒步历时一年、两万五千里的长途征程,没有充足的后备支撑,他们能够成功吗?徐明生在第一次长征时,出门前随便在抽屉抓了一把,就是6000多元钱,有这样充足的资金源于他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他有的是钱,长征路上有任何需要时,只需给家里一个电话就会得到及时补充。李完彬所在公司高层对他的“长征”非常支持,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资助。山东的苑蓬以及河南的王高峰等三人,他们有工作任务,一切开销由单位承担。有了充足的资金,最起码少了为下一顿饭在哪里吃的担忧。

    而对朱步成、赵从见以及卢成锡来说,则困难得多。农民、学生、辞职的打工仔,手头的拮据使他们在一路上所经历的艰难更多,也更重。朱步成为了走完长征全程,进入四川之后,没有补给的他不得不沿途打短工,给钱了就拿上,没钱端上一碗饭也欣然接受,填饱肚子接着走。他说:“除了偷、抢等犯法的事,无论让我干什么,吃什么样的苦我都要走下去,而且是要用自己的双脚走下去。”

    一家自行车生产企业要资助徐明生走完长征全程,但开出的条件是要骑着他们生产的自行车沿途作宣传,未做任何考虑,他拒绝了。

    “战友”情深

    徒步长征的10个人在出发前,除了自己伙伴之外彼此都不认识,是长征让他们不期而遇,是志同道合的漫漫征途让他们相识,是对同一种梦想的追求让他们相携相扶。当李完彬得知朱步成的情况后,只要遇在一起就给予一定的帮助;王高峰遇到朱步成之后,一直惦记着他的生活,进入甘肃后,王给朱打电话说:“你把账号告诉我,我对妻子说了你的情况,她会给你寄500元钱。”卢成锡也说:“假如没有战友们的互相支持,这条路可能更加艰难。”苑蓬说,同伴(徐明生)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提高,已成为真正的战友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从他们身上得以体现,这种关爱与长征的内函殊途同归。

    生死考验

    也许有些读者看到这个题目会说“耸人听闻”,没有飞机大炮的轰炸、没有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长征难道还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吗?其实不然,虽然70年过去了,但有些路段依然危险异常。徐明生在翻越老山界时,天公不做美。走在半山腰的他在瓢泼大雨中行进在羊肠小道时,脚下一滑,身体急剧向一边的万丈悬崖坠下……他能走到甘肃,且胜利在望,完全缘于一棵生长在崖边的歪脖子树挡住了他。

    李完彬和儿子李辉可以说是出师不利,从北京奔赴瑞金走到河南安阳时,越野车意外发生追尾事故,司机当场身亡,李完彬右脸上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而19岁的儿子李辉已经提前进入了勇士的角色,在车毁人亡的情况下,依然记得应该把事故现场记录下来。没有退缩,包扎了伤口,父子俩继续前行。翻越了五座大雪山,越过了茫茫草地。

    在长征路上,李完彬还不止一次地对儿子李辉说:“如果我有一天遭到不测,你最多逗留两天就够了,然后继续走下去。”他对我们说:“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决心已经超越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给卢成锡、朱步成等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离川入甘的第一天,天降暴雨,他们背负近三十公斤的行囊在满是泥泞的陡峭山路上行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这样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而在他们身边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

    “军”民长征情

    “军民鱼水情”。中央红军长征时与沿途百姓结下深厚的感情,留下很多佳话。71年过去了,长征沿途的百姓没有忘记那段特殊的历史。看到肩扛“长征”大旗的新时代勇士们,他们欢歌庆祝。卢成锡抵达贵州的一个山寨时,全寨男女老少几百人相迎相送,吃住不收任何报酬;李完彬一路上买了四匹马,一来是本身就喜欢马,二来为驮运一些装备,后来,这四匹马全部送给了沿途的百姓,这与当年红军所为何其相似;徐明生在四川打鼓山迷路,几近昏迷,幸被藏族老乡救到山下;苑蓬他们经过四川藏区时,语言不通,就凭一面“长征”红旗,当地藏民不仅免费提供食宿,还给他们带路。

    让人奇怪的是,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至今仍贫困而偏僻的地区,而在一些比较大的地区,他们时常会遭到冷遇。

    收获篇

    既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肯定是希望从中得到收获。已经接近一年的徒步行走,身心俱疲、失去了很多东西的他们究竟在长征路上获取了什么?这样的收获相比实际的损失是否值当?其实,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精神的追求与物质的得失永远无法比拟,如果用这样的价值观去判断他们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原本,他们这样生活着

    苑蓬在单位是个能人,又是台长助理,基本主持台里的全部工作,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和一个温柔的妻子,家庭非常幸福。出来已近一年,和他最亲的女儿跟他已经有些生疏,甚至连他的电话也不接,说起这些事,苑蓬很愧疚,但他知道,亲爱的女儿长大了一定会理解的。19岁的李辉是跆拳道三段,以前他主要练的是腿功,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灵活性、爆发力、弹跳等各方面都退步了。父亲李完彬曾计划在沿途聘请当地的老师为儿子补课。但每次到了目的地,父子俩已是精疲力竭。这也是李完彬最担心的,因为长征,李辉已经“荒废”了两年的学业,回去后,如何补这一课是面临在父子俩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徐明生的家具厂在他走后生意一落千丈,但他不后悔;卢成锡在长征之前是武汉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而且在武汉娶妻,不出来长征,他完全可以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与新婚妻子一起度蜜月,但他选择了长征。朱步成在深圳打工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虽说他的工资不算高,但一家人辛苦劳作,在一起还是其乐融融。现在他不仅瞒着家人走长征,而且打算将来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人,回报在他亲身经历之后有了重新认识的社会。

    长征,赋予了他们什么?

    “我之前的43年人生中,每天一睁眼,总会有不少对自己的抱怨,总为昨天的一些事情没有做好而懊悔,感觉不到人生的完美,而走上长征路后,我突然觉得每一天都是完美的!”李完彬在采访中对我们说:“时时想起来,走过这么多历程,而且是用自己的双脚,我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苑蓬的感觉相对平和:“一路下来,纯个人角度上,增强了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意志、耐力、情绪控制方面都不自觉在进步。收获的是一种经历,这对人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会很欣慰。身体、意志经受了磨砺,我想定会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所体现。”

    卢成锡说,干了自己喜欢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庆幸当时做出的这个选择,踏上了这条路。如果像原来那样平淡生活一年,会失去很多东西,而长征这个决定对自己的一生都是财富,我想我这一生注定会与长征结缘。”

    其实,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许多说不完的收获,没有同样的经历,很难与他们分享其中的快乐,只能是一种感性上的认识,但他们切实收获了,我们为他们、为因有他们这一分子而添彩的民族历史感到欣慰,更希望有更多的继承者以各种方式为我们的民族增辉。

    人生,此后会怎样转折?

    经历了长征的他们,有着太多的想法在长征结束后去继续人生路上新的“长征”,就像苑蓬说的“我的思想上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长征结束后,新的‘长征’又开始了,回去后我准备以此作为人生的转折点,来个大换面。”卢成锡也决定,长征结束后,如果再去为别人打工肯定不甘心,“我会有一个过渡期,然后干自己的事业。”

    在采访中,李完彬深切地对儿子李辉说,“以这次经历为起点,每当迎接新的一天的时候,下决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爸爸再托付你一次:走完长征路,如果不能走好自己的一生,那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不幸了,我们的革命先烈将蒙受耻辱。”起初几乎是受爸爸所“逼”被动走上长征路的李辉,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洗礼后,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懂事地点点头说:“我一定不会辜负爸爸的心愿,您放心吧!”父子俩一致的心愿是,回去后,一定要做个对社会公共利益有所贡献的人。其实,一路上他们已经做了不少对沿线群众有益的事情,比如到当地学校和养老院等地,对贫困生和老弱病残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而徐明生已然“上了瘾”,他准备回去后还要继续徒步进西藏!他还说:“无商不奸,但我在经历了长征之后,我将改变在生意场上的一些做法,争取以最大能力回报社会。”

    勇士感言录

    在长征路上,我肩负的是痛苦和希望,但更多的是希望,越是痛苦我越感觉到希望。今后,我将致力于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我想那样才是一个有资格的中国公民。

    ———李完彬(1961年出生于吉林延边,朝鲜族,先后就读延边职工大学、延边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从事跆拳道运动,世界跆拳道联盟公认六段,现任吉林一经贸公司北京办事处副主任。)

    我不是一个拜金主义者,走长征路,是沉积很久的一种力量的突然爆发,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由衷崇拜中国共产党的信仰。

    ———朱步成(1961年出生,初中文化,湖南省桃源县农民,2003年举家前往深圳打工,2004年10月,以去西北挣钱为由瞒着家人踏上长征路,至今,远在深圳的家人仍以为他在遥远的大西北打工。)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长征对于我是一次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我喜欢锻炼,一路走来,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因为长征沿线人民给了我支撑信念的动力。

    ———赵从见(天津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年级学生,河北省曲阳县人,现年22岁。)

    就在我们赶往瑞金的途中,出了车祸,司机死了,但朋友一直鼓励我,一定要坚持走完,给延边年轻人争气。一路下来,我看到了很多风景,看到了祖国和平发展的景象,心里很欣慰。

    ———李辉(李完彬之子,19岁,朝鲜族,延吉市青少年军校学生(现休学),预备役军人,跆拳道三段。为重走长征路“荒废”两年学业。)

    长征让我得到了锻炼,亲身体验了一种精神的形成,能够亲历这段路程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很高兴在将来能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回忆,并将会有越来越浓的体会。

    ———苑蓬(山东菏泽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助理。)

    两次长征让我感到,只要认准的事就应该去做。而且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尽最大努力为国争光。

    ———徐明生(江西南昌人,有一个独自经营的家具厂和一个出售家具的店面。2002年至2003年曾独自走完长征全程,此次已是他的第二次长征。)

    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我庆幸当初踏上了这条路,他将改变我今后的生活。

    ———卢成锡(甘肃天水甘谷县人,曾在武汉一家公司做销售。为了长征,他辞职别妻走在了长征路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GMT+8, 2024-11-23 18:52 , Processed in 0.0359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