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征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95|回复: 3

•全国双万征文一等奖•用心用脚与新文化长征队同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15: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双万征文一等奖•
用心用脚与新文化长征队同行
《郴州日报》记者:夏志军  谢莉娜

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起床号,我看见红军战士在风沙里、烈日下艰苦跋涉。他们艰难挪动脚步,一步,又一步,向吴起镇走去。但是,那面迎风飘扬的红旗,上面写的却是“新文化长征队”。恍惚间,我激动地挥手,却蓦地醒了,发现自己身处吴起宾馆,原来,我做的是一场梦。
匆匆吃完早餐,我们与前来接应我们的陈赞文直奔汽车站。公共汽车上的乘客都很好奇地看着我们,尤其是穿着迷彩服留着花白大胡子的老陈甚是引人注目。老陈告诉大家:“我是新文化长征队的队员。我们不仅要重走长征路,更重要的是宣传长征精神”。看着他费力地向陕北老乡解释,我们也忍不住帮起忙来。
车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奔驰。我们是与罗范懿等人约好,就在路上碰面的。一路上,我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生怕错过了他们。11时09分,汽车前方公路上,终于出现了他们蹒跚而行的身影。汽车鸣笛示意,车厢内的乘客们民沸腾了起来。下车后,我们冲上前去互道辛苦,几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大家都掩饰不住见面的激动和兴奋。面对此情此景,车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司机和乘客们纷纷伸出手来,要与长征队员们握手问好,鼓励他们,给他们加油鼓劲。
刚刚下车的陈赞文忙开了。他打开背包,拿出队旗和旗杆,顿时,红艳艳的新长征队队旗在黄土上迎风招展。陕北清透的阳光穿过红旗,映工了半边蓝天和黄土高坡,也映红了我们的心。我们开始与他们一同步行,边走边听他们说各地的风土人情,说途中的故事,说离别的思念,说家乡的牵挂,说得很多很多……队长罗范懿总是打趣说老李在途中认了个干女儿,常打电话给他,要求给她的干爹李绿森补充营养,每天得吃两个鸡蛋,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只能是两个。李绿森不甘示弱,笑着回敬:“罗队长现在还不是每天都有专职医生问候病情,那可是为整个新文化长征队谋福利啊……”话音未落,陈赞文的手机又响起来,大家都说,长征路上就数陈赞文的短信最红火,那些听宣讲的同学们都喜欢发短信给他,偏偏他不会回短信,只能每到一处就回个电话,一路上忙个不停。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细数着沿途人们对他们的关怀、鼓励和支持。
已经步行近20公里的他们,带着我们走了大约3公里,就到了吃中餐的时间。我们选择了路边的一家小餐馆。就在等开饭的工夫,陈赞文摆弄起自己的二胡。拉一段,调一下音,左拧一下,右拧一下,几段曲子下来,人渐渐多了起来,将新文化长征队员们围了个严严实实。罗范懿提议:“老乡们,我们一起唱山歌吧。”很快,一个墩实的陕北汉子找来了一位中学音乐老师,大家约好先一起吃饭,然后再唱。
中餐很丰富,有牛肉、鸡蛋、猪肉、猪脚还有豆腐和酸白菜等,又佐之我们特从家乡带来的辣椒酱,大家吃得痛快淋漓。湖南人吃辣椒的劲头让在场的两位陕北老乡呆若木鸡。他们忍不住伸筷一试:“咦!辣的很,厉害。”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就在吃饭间隙,好医的陈赞文发现饭店的厨师手掌烫伤了,立即从包里翻出一种药粉,细心为他敷上药,还仔细交代注意事故。小厨师连赞老陈是个好人。饭后,大伙儿找了个宽敞的地儿,聚拢来,老陈拉二胡,小陈老师唱陕北民歌。“山丹丹的那个花开哟……”这么一亮嗓子,就引来了阵阵掌声。大家听得颇是有趣,都称赞白净的小陈老师有副陕北的嗓子,把黄土高坡的味儿给唱出来了。一首接一首,周围观看的人都露着淳朴的微笑,都使劲的鼓掌,直到临走时,陕北的汉子老李把我们的手攥得紧紧的。
话别老乡,我们又重新踏上了征程。略事休息的新文化长征队队员们再次恢复了健步如飞,让原本轻松的我们紧张了起来。尽管他们放慢脚步,照顾我们,但我们的脚步已经明显慢下来,也挪动得越来越艰难。看着胡子花白的陈赞文和67岁的李绿森背着几十斤的背包还走得那样轻松,心中惭愧得紧。一路上,大家互相打气、说笑、逗趣,我们提起十二分精神,坚决挪动脚步,抬起头来看那瓦蓝的天空和灰黄的土坡,才感觉轻松一点。
路途中,大家见到路边有面土墙,老陈放下包袱调了涂料,就专注地写起标语来。不一会“红军长征精神万岁”的标语便出现在墙上,围观的老乡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还有好奇的老乡过来抚摩鲜艳的队旗,仔细询问行程,脸上流露出敬佩的表情。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说:“哎呀,真羡慕你们,我也想跟你们一起重走长征路呀。”
看着前面的起伏的黄土高坡,罗范懿忽发奇想,说“带你们去见识一下陕北的山头。”说完,长征队就开始改走山路。陕北没有郁郁葱葱的山,只是一片连着一片的黄土高地,长了些黑黑硬硬的茅草。一阵风刮过来,卷着灰尘和黄土横扫过来,一干人立马灰头土脸,鼻子嘴巴里面都是沙子,加之北方气候干燥,大家的脸上手上身上都脱了层皮,和着黄土,那景象怎一个惨字了得。
人是惨了点,可是也才发现陕北的山头颇有味道。那是黄土高源才看得到的风景。那种苍凉的意境,不由得人心生豪情万丈。罗笑着说:“因为贪看风景,我们几个已经磨烂了近20双鞋,第一批磨烂的鞋寄了回家,后来磨烂的嫌麻烦,没寄,扔了。”
走着走着,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的腿也已经不听使唤,电视台小朱记者的脚上已经起了两三个大血泡。见此情形,他们就准备落脚,找个窑洞住宿。沿路寻找,几经交涉,总算找到一家人答应他们留宿。一进屋,这个贴着“春光满院”横幅的院落里倒也打扫得干净,看得出算是家境不错,桌面还摆着户主荣获吴起团县委颁发的“十佳表年”称号的小牌牌。听说主人家想种西瓜,三名新长征队员又来了劲,要帮他们干农活。先帮着把肥料用锄头、铲子、钉钯撒开,还想帮主人拉驴犁地。可当主人牵来两关毛驴,套上犁后,队员们傻眼了:“我们那边都是水田,可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不会犁啊。”管他,学呗。于是,队员们帮着牵驴,驴却因为害怕生人而咴咴乱叫,撒蹄乱走,憨厚的主人被逗得笑个不停,倒也没有责怪之意,队员们实在不好意思,只好作罢。
晚饭后,老陈找到了一块石头,劲头十足地雕刻了一条标语。夜深了,户主热情地招呼队员与其父母老俩口睡在一个热坑上。一想到明天就要走到终点,大伙儿都十分兴奋,直到鸡鸣才迷糊地睡着。这时,他们离吴起镇已经不到10公里。等待他们的,是鲜花,是荣誉。不过,在更远处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无尽的“文化长征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GMT+8, 2024-4-26 19:38 , Processed in 0.0520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